义净 (635-713)
中国佛教三大著名朝圣者及翻译者之一
义净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大朝圣者及译经者之一。他在海外生活了24年,最先去的是印度,并在印度闻名遐迩的那烂陀寺多年。归国以前,他曾在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三佛齐)停驻。归国以后,他留居京城,完成自己取回的四百部经文中一部分的翻译工作。
行者
义净635年出生在离北京不远的范阳,俗名张文明,12岁的时候立志出家,法名义净。出家之后不久他就表达了前往印度的愿望,这显然是想模仿著名的朝圣僧侣玄奘。玄奘于645年归国,在当时的京城获得了各种应得的荣誉。然而义净的愿望直到二十几年后才得以付诸行动,这还要多谢一位虔诚的居士,为其远行出资。671年,义净于广州登上了一艘波斯船,随行仅有一人,他人均因故退出。他乘船到达室利佛逝,即今日的巨港,在此停留了半年,然后经由羯荼(Aceh)乘船取道尼科巴群岛前往耽摩梨底。他在著名的那烂陀寺居留了10年,期间瞻仰各处佛陀圣地(菩提伽耶、王舍城、毗舍、拘尸那揭罗),途中还险些落入残忍的强盜手中。他在那烂陀寺研修十一年之后,于685年踏上了归程。他再次从耽摩梨底出海乘船经由尼科巴群岛、羯荼到达室利佛逝,随身携带了50余万颂印度经文,合计上千卷。他在室利佛逝停留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打算写信回国到广州索要纸墨用于抄写梵文经文,很可能是为了翻译之后誊写之用。义净在穆西河出海口登上一艘停靠在此的船只(递交信件),可船上的商人升起风帆,顺着风势一路驶向中国,然而这并非义净的本意。689年7月,他抵达广州。他解释说他取回的经文还留在室利佛逝,他必须回去取经用于翻译。一位年轻的弟子以及其他三人陪同他一起回到了室利佛逝。回到室利佛逝之后,他立即着手开始翻译他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文。三年之后,他委派一名住在室利佛逝的中国僧侣回国,询问朝廷是否可以在京城设立一座佛寺。他是不是也计划成为下一个玄奘,同样在归来之时得到朝廷的恩宠?义净还让这名中国僧侣带去了他所翻译的十卷数篇经论及他自己的两部著作。
作者
他的两部著作中一部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1894年由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翻成了法语。该书讲述的是数十位历经艰难到达印度或印度尼西亚的僧侣传记,其中也包括四位跟义净一起去室利佛逝的僧人。第二部是《南海寄归内法传》,1896年由高楠顺次郎翻译成英语。义净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是寺庙戒律的问题,如破夏、饮食、如厕、著衣、仪式、卧息、健康、丧制及受戒和歌咏的规矩等等。
1908年,伯希和在敦煌附近的著名洞窟中发现了一部手写本,虽然未注明日期,但仍可断定其为8世纪上半叶的作品,它正是这一著作的序言及第一章的摹本。这一经卷共15页,超过五米长,编号为Pelliot chinois Dunhuang 2001(伯希和-中文-敦煌2001)。
译者
三年后的695年,义净回到中国,他在东都洛阳得到了女皇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的亲自迎接。他带回的经文共四百部,他本人翻译了其中的56部,即230卷或章节。他投身于翻译工作直至人生终点。很显然,他所翻译的主要是他本人感兴趣的经藏典籍,但也不乏论藏及律藏典籍。
翻译工作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是一项孤独的事业。至少自玄奘以来,就出现翻译团队组成的译场,将梵文学者——其中大部分是印度人和中国僧人汇聚一堂,并由一位高僧主持翻译工作。义净并不是一位出色的梵文学者,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团队参与者——特别是印度参与者更多。
703年,义净重译了一部较为著名的佛经《金光明经》,他翻译的经文中文名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敦煌的写本中保存有不少这部经的摹本。其中一部只剩下翻译的版本记录,似乎是翻译完成不久之后编制的,这就是编号为Pelliot chinois Dunhuang 2585(伯希和-中文-敦煌2585)的写本。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记录了翻译团队中会同义净进行翻译工作的成员及其各自所承担的工作,比如有证梵文者、读梵文者、证义者、笔受者等等。女皇武则天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经文典籍的翻译工作,而且为其翻译作序。在敦煌的写本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也就是《入定不定印经》的序言《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写于700年,写本编号为Pelliot chinois 3831(伯希和-中文- 3831)
义净对根本律仪部的律籍很感兴趣,故而于701年翻译了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中的近二十部典籍。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馆的敦煌写本收藏中,就有一部完整的第13卷摹本,其编号为Pelliot chinois 2175(伯希和-中文-2175),成于9世纪或10世纪初。义净翻译的还有论藏典籍,包括印度逻辑学家陈那(Dignāga ,约480-约540年)的作品。
在义净去世之后,中宗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宗也曾为义净的翻译作序,即《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馆藏编号为Pelliot chinois Dunhuang 2899(伯希和-中文-敦煌-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