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居所

点击阅读文献

天子居所,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是天庭在大地上的缩影,也是划分整个天下空间的基点。

这一礼制性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所提出的理想模式是,皇宫位于九道同心圆的中心,这样一来,在从边远国境抵达宫中的私密之所,进入皇帝的寝室之前,必须穿过九道门。

从紫禁城到颐和园

        关于帝王居所应该采取的建筑形式,中国人常常在两种观点之间徘徊。第一种观点坚持建筑应该体现最高统治者的节制与美德,第二种观点则坚持建筑的不朽与伟大,用以体现王朝权力的合法性。在对某个平衡点的持久寻觅中,对道德和礼制的考量常常超越对舒适性的要求:节制表现在僵硬的布局及内部空间的整齐划一上;建筑的不朽严格规定限制了开间的数量及屋顶的形式。在大部分王朝中,皇家主要居住建筑都表现出极度严格的形式,它们都围在围墙之内,建筑永远都是以对称的方式坐落在子午中轴线上。

       自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以来,在京城之外离猎场不远之处设立一块皇家领地,并在其上兴建大尺度的园林就成为一项传统。这为躲避礼制的部分限制成为可能。在夏季最炎热的月份里,皇帝可以在此避暑,可以在此放飞自己在建筑上的野心和期待。这一传统在清朝(1644-1911)统治期间得到最大的发扬光大。17世纪末,在北京西北郊就建造了一系列度夏的行宫。这一整片行宫区由5座皇家园林及几十座王公显贵的私人园林所组成。自18世纪起,这些园林成为帝国实际的政治中心和皇室事实上的主要居所,皇室成员在此居住的时间每年超过了200天。至于皇帝位于京城中央位置的宫殿紫禁城则成为冬天的居所。因为紫禁城离北京那些用来举办新年庆典的重要祭拜场所仅仅咫尺之遥,而这些庆典皇帝本人的亲自出席是必不可少的。

圆明园

       在北京西北郊所有的居所性的园林中,最著名的就是圆明园,在西方也常被称作“夏宫”。圆明园由三座大的园林所组成,中间的园林是其主体,用于举办皇室的各类活动,此处建有四十景,每一景都是建筑与景观的统一,是对某种审美或道德观的具体展现。当四十景的工程结束之后,乾隆皇帝认为圆明园至此就已经完工,故于1744年下旨绘制一系列描绘这四十景的画作。法国国家图书馆就保存着描绘这一著名四十景的多种不同版本,比如官方版本带有题诗的《圆明园四十景》,这一版本是二次鸦片战争后被带到法国的。此外还有两本稍晚时期的作品(《中国皇帝的宫殿与庙宇》《海淀,中国皇帝的行宫》

       圆明园的布局宛如一座迷宫,园区内不仅建有中式园林,而且还在一个独立的景区内建造了欧式风格的建筑与园林。后者是包括蒋友仁(Michel Benoist,1715-1774)在内的法国传教士主持下完成的。这一整片景区更多地是中国对西方建筑的再阐释,主要是为了满足乾隆对巴洛克艺术及喷泉的的好奇心,并且迎合其“中华文明一统天下”的概念。这一部分的建造完成之后,乾隆就下令用铜版刻画予以描绘(参见本栏目下一份极其珍贵的图集,日期落款18世纪末)。

       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今天,法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这些文献是了解这些皇家园林历史过往的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

 

Réduire l'article ^

Liste des documents

圆明园四十景
圆明园从十八世纪建园起,就被看作中国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皇家园林远非休憩之所那么简单,其设计历来都承担着融天下于一身,特别是展现中华帝国于一庭之期望。
科琳娜•勒•彼图泽 (Corinne Le Bitouzé),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及摄影部门副主任,负责十八世纪版画收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