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十四世纪起, 瓷器、玉器、漆器、玳瑁、中文书籍就已成为法国收藏家逐猎的对象。这些远自中国的珍品最初被视为奇珍异玩,然而随着收藏者和汉学家研究的深入,也成为了博物馆收藏的对象。
最初的身影
中国艺术品的最初亮相要追溯到中世纪。1360年,在某位安如公爵(duc d’Anjou)路易所拥有的物品清单中,赫然记载着一项“名为瓷器(法语原文是pourcelaine)的石头碗”。很显然,这是中国瓷器在法国的首次亮相。当时这些物品主要是欧洲王室之间流通的外交礼物。鉴于这些物品的罕见及材质的珍贵,人们一厢情愿地为其赋予了异乎寻常的价值,比如号称其具有去毒的功效。
交流的加强
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远程贸易的逐渐加强让越来越多来自亚洲的商品出现在了欧洲。在发现了经由好望角的亚洲之路以后,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首个商业港,从而建立起和中国的直接贸易往来。此类商业贸易很快成为各家东印度公司负责的项目。这些东印度公司是十六世纪初设立的,有英国的(1600年),也有在荷兰(1602年)设立了著名的 VOC(联合东印度公司,荷兰语“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的缩写),还有法国的东印度公司(1664年)。
十七世纪及“白色黄金”热
在十七世纪,欧洲的统治者们是中国瓷器的重要收藏者,他们收藏的大部分是青瓷和白瓷,还有把墙面到天花板都镶嵌上瓷器的瓷器厅。路易十四(1638-1715)也顺应这种风尚,不过他本人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比如在他住所内摆放的瓷器数量就不多。
除了瓷器的收藏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玉器和漆器的身影。马扎然红衣主教(Cardianl Mazarin)就收藏了至少两百件日本与中国的漆器及玉器。
十八世纪:收藏的多样化与扩大化
十八世纪中,对瓷器及其他来自中国物品的喜爱不断扩大,并扩散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让·德朱利安娜(Jean de Jullienne,1686-1766)、朗东·德布瓦塞(Randon de Boisset、1708-1776)、奥蒙公爵(duc d’Aumont,1709-1782)、德安格朗·德封柏图伊斯(d’Angran de Fonspertuis,1719-1784)以及蓬帕杜夫人(1721-1764)就收藏了法国最重要的瓷器收藏品。遗憾的是,在这些收藏家去世之后,他们的瓷器都因为被卖出而散落,如今我们只能依靠其去世之后的物品清点清单或者销售目录的描述一窥其中大部分瓷器的风采了。
法国耶稣会士在法国对中国书籍及画册的收藏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院长级修道士让·保罗·比尼昂(Jean Paul Bignon,1662-1743)是皇家图书馆管理员,耶稣会士曾给他寄来成箱成箱的书籍。还有亨利·莱昂纳尔·贝尔坦(Henri Léonard Bertin ,1720-1792)大臣,他对中国的兴趣是名副其实的,凭借自己与耶稣会士的关系,特别是钱德明(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的关系,贝尔坦获得了大量中国的画册。
法国大革命以后,王室的收藏被转移到了博物馆。中国及日本的珍品部分被放置在卢浮宫的王储博物馆(le Musée Dauphin ,建于1827年12月27日),即后来的海军博物馆(Musée de la Marine)。
十九世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十九世纪间,两次鸦片战争(1839-1842 及 1856-1860)迫使中国打开了国门,法国商人至此也可以直接从中国进货,此时的上海港和宁波港就很快因其古董店古玩店而声名鹊起。
与此同时,在巴黎也开设了大量售卖中国货的商店,比如行家里手最爱光顾的就有“德苏瓦夫人(Mme Desoye)”、“中国门(La Porte Chinoise)”、“朗薇儿夫人(Mme Langweil)”以及菲利普·西谢尔(Philippe Sichel,1839 ?-1899)等店。
中国皇室珍藏的出现:圆明园的震撼
1861年,杜伊勒里宫的马尔桑馆(pavillon Marsan)举办了皇家中国藏品精华展,法国公众可在此欣赏到法国军团在洗劫圆明园之后掠夺及并带回的战利品。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被奉送给了欧仁妮皇后(1826-1920),后者把这些珍品保存在了枫丹白露的中国馆。其余的精品在1862年至1869年间陆陆续续经拍卖会卖给了不同的买家。法国国家图书馆也是由此获得《圆明园四十景图》的。
了解和精通的愿望
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远行的便利令与中国源头的接触变得更为容易,对中国物品及文化的科学研究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收藏者如阿尔伯特·雅克马尔(Albert Jacquemart ,1808-1875)、保罗·加诺(Paul Gasnault,1828-1898)、奥克塔夫·杜萨尔特勒(Octave du Sartel,1823-1894)及恩内斯特·格朗迪迪埃(Ernest Grandidier ,1833-1912)在他们出版物中,对装饰及铭文做出解析并尝试书写中国瓷器史。
二十世纪初,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汉学家开始前往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并从中国带回了过去法国收藏中尚未出现过的一些藏品,比如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带回的拓文、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从敦煌带回的写本及绘画。如果说法国对中国物品的收藏会转向对考古挖掘的文物的获取,他们在其中的贡献不可估量。
法国博物馆里的中国
十九世纪下半叶,私人藏品被收入了博物馆。埃米尔•吉美(Émile Guimet,1836-1918)1879年在里昂建立一座亚洲宗教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中,他把自己在旅行中所收集到的大量藏品放在其中。博物馆十年后迁到巴黎,当时的法国共和国总统萨迪•卡诺(Sadi Carnot)还参加其盛大开馆仪式并为之揭幕。
1880年,特罗卡德罗宫(Palais du Trocadéro)收到了公共教育部的人种学收藏品,其中部分是在中国的科学考察中所收集来的,也有的是来自军事人员、旅行者、外交官及其他行政人员在世界各地的收集。亨利·塞努奇(Henry Cernuschi,1821-1896)博物馆致力于收藏中国及日本的艺术品,1898年起在其瓦勒斯克大街的府邸对公众开放。卢浮宫则于1894年从恩内斯特·格朗迪迪埃那里获得了一批珍贵的瓷器藏品,从而极大丰富了自己的馆藏。二十世纪初,在文物部馆员加斯通·米容(Gaston Migeon,1864-1930)的努力之下,卢浮宫还接收了沙畹、伯希和、莫伊斯·德康蒙多(Moïse de Camondo ,1860-1937)、大卫·大卫-维尔(David David-Weill ,1871-1852)的收藏。1932年,卢浮宫终于设立了远东艺术部,但是存在时间不长,因为1945年所有的远东藏品全部被转交给吉美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