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批亚洲地图,其中包含有数幅大比例中华帝国全图,是这批藏品中最珍贵的部分之一。这些中国地图展现了中华帝国边界的扩张及对周边力量的挤压,同时也是对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描述。
自公元前3世纪末起,地图就被视为控制疆土的工具。公元前二世纪成书、被儒家推为经典的《周礼》中《地理》一章就写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
中国能够留存下来的全国地图最早的只能追溯到12世纪北宋向南宋过渡的时期。这些大比例地图是刻在石碑上的,可以用纸对其进行拓印复制。法国国家图书馆拥有最有名的全图中的两幅拓印版,《禹迹图》及《华夷图》,这两幅地图于1137年分别被刻在一块石碑的正反面上 (GE D-4564)。沙畹(Edouard Chavannes)1903年曾仔细研究过这两张地图,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制图术中两个互为补充的方法,一个是依靠方格网来绘制的“数学”方法,另一项则是“关系”式制图。
蒙古人统治的元朝(1279-1368)时期,中华帝国的地图制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点展现在后来的明朝(1368-1644)的地图中。最著名的是一幅朝鲜版的明朝及邻国地图——《天下舆地图》,落款年代为1594年(GE A-1120 RES),是一幅在丝绸上手绘的精美地图。在这幅地图上署名的是生于浙江省山阴县的王泮进士。马塞尔·德东布(Marcel Destombe)1977年发现了这幅地图。地图上的中国和朝鲜都以朝鲜风格绘制,同一个省的所有行政区的名字都用相同的颜色标识在方框或圆框内,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轻易辨认出省份的划分(中国十四个省,朝鲜八个省)。这张地图也具有明显的元代后制图的特征,比如黄河的源头在星宿海,被画成葫芦状,内中填满了圆圈,象征着星星,荒凉的地区被画成向西北延伸的带子,海洋空间用“鱼鳞”状的规则波纹标识。
明代地图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基于同样的方格的“数学”方法上的发展,特别是罗洪先(1504-1564)的《广舆图》,1555年首印,是在朱思本(1273-1337)1315年左右制作的《舆图》基础上所绘制的,后者的原始地图没有留存下来。“舆”这个字本意是指“车的底座”,车为四方形,周围安着栏杆。前汉时期(公元前207年到公元9年)车就象征着“宇宙”,“底座”象征着大地。这一名称先是出现在汉代的皇家历史地图中,但是明代以后又变得常用起来。《广舆图》被用作全图以及后来地图的模型。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中保存有两份明代末期的地图(一份编号为Chinois 9228 的手绘地图册和一份1635-1636年印制的地图册GE DD-2809 (RES) )。在清朝,随着现代西方制图的引进,方格网被经纬线所替代。
中国本土的制图在清代(1644-1912)发展到了顶峰,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有的用木版雕版印刷的两种类型大比例全图是其代表作:
1° 两份马俊良1790年左右编制的《京板天文全图》,这是一幅雕版印刷并手绘上色的地图( GE AA-1656 (RES); GE A-1871))。这幅图是在同一页上绘制了三份不同的地图。图的上方两份小图,绘制了西半球(左)和东半球(右),分别是参考了陈伦炯(1730年)及利玛窦(1584)的地图。主图是黄宗义1673年编撰的《舆地全图》的更新,绘制了清代疆土。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还存有同一类型的另一份地图。
2° 两份1800-1810年间按同一种模式制作的地图:一份是《蓝图》,即《大清万年一统 地理全图》,雕版印刷,双色,以深蓝代表土地,以浅绿代表大海(GE A-1096 RES,)。还有一份类似的地图,有几种不同的颜色,雕版印刷,手绘上色,图的名称略有不同《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GE C-5353 1-3 RES)。按这两份地图右下方的介绍,这两份地图是依据一份今天已经散佚的名为《天下舆图》所绘制的,后者是由出生在浙江余姚的黄千人(字证孙)1767年(即乾隆丁亥年)所绘。
最后,因应朝廷的需要还制作了其他类型的地图,其中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落款清代的几幅图有
- 江河水系图,如手绘上色的黄河水系图,1845年收入法国国家图书馆(GE A-268 RES)。
- 卷轴式海岸线地图(手上色的 GE FF-1087 (RES); 印刷及手绘 GE A-358)
- 全图中未包括进来的省份,比如精美的福建及台湾彩色地图(GE A-267 RES)。
在这些亚洲地图中,我们还可以加入两份日本制作的清帝国的地图,一个落款年份为1783-1785年(GE A-633)),另一份是1857年在京都印刷的中国历史地图册(GE DD-2928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