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丝绸之路上散居着一些在商业、军事及文化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王国。它们都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众多编年史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大量与其相关的信息。
伯希和在莫高窟13号窟(按敦煌研究所的编号为17号窟)中找到了上万部中文、西夏文、回鹘文、吐火罗文、于阗文、粟特文以及藏文等历史资料,为了解这些语言在中国的概况提供了可能。
于阗王国
传说在一次战争中,骑在骏马之上的鼠神,拯救了于阗这座城池,把它的居民从敌人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中国的各类编年史曾反复提到于阗以及于阗绿洲。著名的译经僧人实叉难陀就来自于阗。实叉难陀将大量的梵文经文翻译成汉语,特别是699年八十卷《华严经》。
于阗文书面语属东伊朗语语支,目前留存于世的文字主要是佛经经文。法国国家图书馆伯希和于阗文文库是由伯希和1906至1908年东突厥斯坦探险考察中在莫高窟181号窟中发现的。
回鹘国
回鹘的祖先是蒙古的游牧民族。直到公元657年因与中国人联盟抗击突厥才为人所知。在敦煌,伯希和发现用回鹘文写成的摩尼教经文。7世纪末,摩尼教在回鹘得到了大规模地传播,它是在波斯遭到驱逐后流传于中国的。
9世纪,回鹘侵入库车地区,吐火罗人被同化。
西夏王国(1038-1227)
公元十世纪至十二世纪间,统治中国的重要政权有唐(618-907)、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或契丹(907-1125)、金或女真(1115-1234)、西夏或党项(1155-1227)以及汇集于成吉思汗旗下的蒙古各部(1155-1227)。西夏王国统治着从宁夏到甘肃、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新疆东部地区。
法国所拥有的西夏文文献是伯希和(1878-1945)1906年至1908年在东突厥斯坦进行考察探险活动期间——更确切地说是他在甘肃省敦煌地区莫高窟考察期间所发现并带回法国的。这批文献的大部分被转交给了法国国家图书馆,除了一份样本留在了法兰西学院中国高等研究所,佛教文物被保存在了集美博物馆。西夏王国的国教是中国及藏传佛教的混合体。
现存英国的佛教手写本及印刷本则是由与伯希和同期的斯坦因爵士(1862-1943)率领的探险考察团从中国西北带回的。
在俄国,1907年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Piotr Kouzmitch Kozlov,1862-1935)中校的考察团是由沙俄皇家地理学会所组织的。他因为在内蒙古南部额济纳旗发掘了西夏古城哈日浩特也就是黑城而名声大噪。在黑城,他发掘出了约8千份西夏文手写本。其中有大量佛经经文,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世俗文本(医学、商业合同、书信等等)。
西夏文属于藏缅语系,有六千多汉字,其语素与中国的汉字相近,但其书写结构及语音结构让其成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书写系统之一。
粟特王国
在粟特王国盛行的有摩尼教、祆教及景教。这些宗教来自于与中国接壤的邻国,随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来自粟特王国的撒马尔罕城与布哈拉城(分别位于今日的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商队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并在长时间内保持着生意的繁荣。在进入中国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摩尼教的传播中。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创建的一种混合型的宗教,它基本原则是把事物分为善与恶,所以在中文中又被称作二宗经,其根基可能是沙卜拉干(Shāpuragān,意为《献给沙卜尔的经》,沙卜尔是波斯萨珊王朝的皇帝)。
法国对摩尼教的了解来自伯希和的研究,比如他1911年在法兰西学院的开题讲座“伊朗在中亚及远东的影响”,以及他与沙畹合著翻译、注释并发表在1911年《亚洲报》上的《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粟特文的文字来自叙利亚字母,和于阗语一样属东伊朗语支。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粟特语文献是伯希和文库的一部分。
龟兹王国
这一王国的名称来自吐火罗人建造的龟兹古城。其疆土沿着塔里木盆地扩展(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东突厥斯坦),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段。
龟兹王国佛教遗址的发掘中最负盛名的是克孜尔石窟。发掘此处的主要是1905年由德国人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Albert Grünwedel 1856-1935)以及阿尔伯特·冯·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 1860-1930)所带领的探险考察队。
虽然在伯希和文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伯希和龟兹语”、“伯希和吐火罗语”的标签,其实龟兹语只是吐火罗语两种不同书写体系种的一种。正如吐火罗语专家乔治-让·皮诺(Georges-Jean Pinault)教授所指出的,有两种吐火罗语:A种吐火罗语(焉耆语)和B种吐火罗语(龟兹语)。伯希和文库中的吐火罗语文本主要是龟兹语本,实际上龟兹语比焉耆语更为常用。
吐蕃帝国
神话中的雅隆部落国王据说就是藏民的祖先。松赞干布(618-650)的执政正式把吐蕃王朝写入历史。藏文字是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的一位大臣吞弥·桑布扎根据印度的婆罗米的元音标附文字所创建的。所以藏语属于婆罗米系语言。
西藏的宗教是佛教,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结合,同时还受到密教金刚乘的影响。在佛教成为国教(7世纪)以前,吐蕃的宗教是苯教,出现在约公元前250年,其信仰的表征类似萨满教(大自然的神性)。
20世纪的法国藏学家玛赛乐·拉露(Marcelle Lalou,1890-1967)在三十年代编写了伯希和藏文文档的目录。1939年这一目录以《敦煌藏文写本清单》为题发表。
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1162-1227)8世纪以自己的蒙古名字铁木真创立了蒙古帝国。在控制了蒙古境内所有力量之后,1190年他称号可汗,1206年称大汗。
“可汗(Khan)”来自于“大汗(Khagan)”这个词,而“大汗”等同于中文中的“皇帝”。大汗是“可汗”中的可汗,也就是王中之王的意思。所以成吉思汗是众汗国之王(汗国是可汗统治的政治领土)。
在他死后,帝国被分成四个汗国。他是在1227年8月18日在攻下西夏国都兴庆府时驾崩的。
蒙古的文字被叫做回鹘式蒙古文,脱胎于回鹘字母。